4月1日中午11点半,一辆4.2米的厢式货车拉着满满一车厢果蔬饮料、休闲食品,停靠在大东区锦联左岸小区“兔喜生活+”门前,王立园赶紧带着三名快递员出来卸货,忙活了半个小时才把整整一大车货卸完,整齐摆在店门口。当天下午,这些商品将由快递员派送到前一天在社区团购群中下单的小区业主家中。

“快递+商业”模式的出现,让小小快递驿站成功转型成了社区里的新零售基础设施,更让王立园每个月的净收入达到了近5万元。

“有快递就有流量”

驿站转型“快递+”

2021年,王立园在亲友的介绍下,成为中通快递沈阳大东锦联左岸“兔喜生活+”门店的负责人,正式踏足快递驿站领域。

经营着30平方米的快递驿站,看着每天上门取件的居民熙熙攘攘,王立园渐渐感觉到,快递巨大的人流量里藏着商机。2023年,她果断决定投入资金,承包了驿站隔壁的门面,把现有门店扩大规模至100平方米,在快递业务基础上增加“水果生鲜一日达”的社区团购业务。

沈阳社区团购司机_沈阳社区团购app_沈阳社区团购

社区里的快递驿站方便市民购买商品。

“头一天晚上把团购商品链接发到群里,客户下单,第二天中午货车准时把货送来,驿站里的几个快递员下午送快递时,顺道把商品送上门,当然,客户也可以选择到店自提。”王立园说。

门店所在的锦联左岸小区有大约2000户居民,王立园把经常到驿站取快递的居民发展成团购客户或潜在团购客户,加进了3个团购群,目前每个群都是500人,一共1500人。后台数据显示,快递向商业的客户转化率稳定在45%左右。

一位隔三差五就在群里下单的居民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是团购的重度用户了,看到群里的商品,有自己想吃的、想用的就在群里直接说一声,第二天快递员就直接送过来,比网购还方便。”

商业反哺快递

驿站、快递员收入都增加

“看看今天到货的,有芒果、雷笋、沃柑、松茸等等,品质都非常好,大家对我非常信任,我给大家选的物品也一定是经济实惠、质量上乘的。”王立园告诉记者,小区周边做团购的门店并不少,但凭借着快递带来的流量,谁家的生意都没有她的火。现在仅是社区团购这一块儿,门店每天就有6000-7000元的入账。

“快递+商业”模式运营了一年,王立园发现,目前两者已经实现了互相转化。“比如群里大家一共订了100箱苹果,那我就敢下200箱苹果的订单,因为很多顾客就是没有快递,也会经常过来溜达溜达,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买的。或者还有一些过来取团购商品的,直接捎带脚在我家发快递。”王立园说,现在每个月快递和商业加一起,门店的纯利润接近5万元。

不仅如此,快递员的收入也有所增加。当天下午,负责该小区的快递员徐伟为小区居民刘女士送去快递包裹和一箱团购的沃柑后,带回来一件发货的快递。“我们送快递上门的同时,客户团购的商品也一起送过去,这样一来,大家发快递也会优先选择我,收件更多,收入自然也提高了不少。”徐伟说。

记者手记

快递送“团购”上门

助力社区消费更旺盛

沈阳有三千家左右扎根社区、离居民生活最近的快递驿站,“快递+商业”模式的出现,让驿站具备了综合社区服务性质,“变身”成为一个以快递末端服务为基础的新零售基础设施。

相较于普通驿站,这种复合式的运营方式,为居民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无论是利润空间还是可持续发展空间,都更为可观。

更重要的是,快递员送货上门的便捷,补上了社区团购需要上门自提的“短板”,让消费场景线上线下完美融合,为带动社区消费提供了更多助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洋 摄影:李浩